昆山票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Kunshan Piaoyou building technology l.t.d Company
深耕建筑技术科学领域
不搞商业营销、不媚行业政策、不贩社会焦虑,求真务实
教育部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碳中和城市与绿色智慧建筑系列教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规划教材《低碳城市环境物理》出版!教材导读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结晶,是人类聚居生活的高级形态,其最本质的特征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设施,集中的人为热源和污染物排放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的动力和热力过程,导致城市的热、风、声、光等各项物理环境都比自然原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有所恶化。城市物理环境是城市建筑能耗产生和室内环境营造的边界条件,既影响着居民的热舒适和健康安全,又直接影响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低碳城市环境物理》教材及课程隶属“碳中和城市与绿色智慧教材研究与实践”课题,在城市环境物理的基础理论上融入新兴理念,以响应新兴领域教材建设。针对建筑学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可作为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城市建设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本教材以传统城市物理环境理论为基础,融合低碳城市设计理念与技术方法,系统解析城市热、风、光、声等物理环境要素的形成规律及其与城市空间形态、能源消耗的耦合机制。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设计层面,阐释低碳视角下控制改善城市物理环境的方法和途径,以健康适宜、绿色低碳为导向,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本书知识图谱教材特点1. 贯通前沿热点,紧扣“双碳”战略与未来城市发展需求本书解析传统城市热、风、光等物理环境的基础规律,结合战略性新兴领域需求和行业发展前沿热点,引入低碳技术、绿色能源利用、碳中和规划等内容,为未来城市设计提供科学支撑。同时本书是基于《城市环境物理》(刘加平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编写,结合“双碳”战略进行迭代的升级版教材。2. 整合多维资源,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本书融合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科学、气候学、能源工程等多学科理论,融合跨学科知识点,体现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解决方案。3. 教材构建“理论—方法—应用”全链条知识框架本书以“基础理论—传统手段—低碳策略”为主线,在城市物理环境基础原理和基本理论之上融入低碳城市建设对人居环境营造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要求,揭示建筑布局、材料技术、能源系统与城市微气候及碳排放的交互影响。《低碳城市环境物理》Low-Carbon Urban Environment Physics作者简介赵敬源,长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土木学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绿色低碳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城市与建筑物理环境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先后获得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刘加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荣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世界人居奖2项。先后被授予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2007年全国模范教师、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现任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建筑物理分会名誉理事长等。内容简介城市气侯与物理环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宜居程度和品质密切相关。低碳城市建设为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带来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要求。本书首先讲述了城市环境物理基础知识,以及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再从热环境、湿环境、风环境、光环境、声环境五个方面,简述了城市环境的物理特征和变化规律、城市空间形态和布局与城市物理环境、碳排放的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进而详细介绍了通过规划设计手段实现低碳目标下城市环境的控制优化;最后介绍了低碳城市评价的体系和方法。通过本书的学习,使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城市建设管理人员,理解城市物理环境的形成机理,掌握低碳视角下控制改善城市物理环境的方法和途径,以期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合理运用规划设计手段,以健康适宜、绿色低碳为导向,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丛书编委会丛书序言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教材目录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课程配套资源教材详情赵敬源 刘加平《低碳城市环境物理》Low-CarbonUrban Environment Physics扫码试读丛书主编: 王建国 碳中和城市与绿色智慧建筑系列教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ISBN:978-7-112-30638-1 征订号:43947 定价:69元版权页日期:2024年12月扫码购买
教育部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
碳中和城市与绿色智慧建筑系列教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低碳城市环境物理》出版!
教材导读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结晶,是人类聚居生活的高级形态,其最本质的特征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设施,集中的人为热源和污染物排放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的动力和热力过程,导致城市的热、风、声、光等各项物理环境都比自然原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有所恶化。城市物理环境是城市建筑能耗产生和室内环境营造的边界条件,既影响着居民的热舒适和健康安全,又直接影响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低碳城市环境物理》教材及课程隶属“碳中和城市与绿色智慧教材研究与实践”课题,在城市环境物理的基础理论上融入新兴理念,以响应新兴领域教材建设。针对建筑学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可作为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城市建设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本教材以传统城市物理环境理论为基础,融合低碳城市设计理念与技术方法,系统解析城市热、风、光、声等物理环境要素的形成规律及其与城市空间形态、能源消耗的耦合机制。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设计层面,阐释低碳视角下控制改善城市物理环境的方法和途径,以健康适宜、绿色低碳为导向,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书知识图谱
教材特点
1. 贯通前沿热点,紧扣“双碳”战略与未来城市发展需求
本书解析传统城市热、风、光等物理环境的基础规律,结合战略性新兴领域需求和行业发展前沿热点,引入低碳技术、绿色能源利用、碳中和规划等内容,为未来城市设计提供科学支撑。同时本书是基于《城市环境物理》(刘加平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编写,结合“双碳”战略进行迭代的升级版教材。
2. 整合多维资源,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
本书融合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科学、气候学、能源工程等多学科理论,融合跨学科知识点,体现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3. 教材构建“理论—方法—应用”全链条知识框架
本书以“基础理论—传统手段—低碳策略”为主线,在城市物理环境基础原理和基本理论之上融入低碳城市建设对人居环境营造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要求,揭示建筑布局、材料技术、能源系统与城市微气候及碳排放的交互影响。
《低碳城市环境物理》
Low-Carbon Urban Environment Physics
作者简介
赵敬源,长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土木学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绿色低碳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城市与建筑物理环境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先后获得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刘加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荣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世界人居奖2项。先后被授予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2007年全国模范教师、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现任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建筑物理分会名誉理事长等。
内容简介
城市气侯与物理环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宜居程度和品质密切相关。低碳城市建设为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带来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要求。
本书首先讲述了城市环境物理基础知识,以及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再从热环境、湿环境、风环境、光环境、声环境五个方面,简述了城市环境的物理特征和变化规律、城市空间形态和布局与城市物理环境、碳排放的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进而详细介绍了通过规划设计手段实现低碳目标下城市环境的控制优化;最后介绍了低碳城市评价的体系和方法。
通过本书的学习,使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城市建设管理人员,理解城市物理环境的形成机理,掌握低碳视角下控制改善城市物理环境的方法和途径,以期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合理运用规划设计手段,以健康适宜、绿色低碳为导向,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丛书编委会
丛书序言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教材目录
课程配套资源
教材详情
赵敬源 刘加平
Low-Carbon
Urban Environment Physics
扫码试读
丛书主编: 王建国
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ISBN:978-7-112-30638-1
征订号:43947 定价:69元
版权页日期:2024年12月
扫码购买